吉林大火:濃煙滾滾十小時
作者:612 日期:2010-11-11 10:49:42 瀏覽:2930
吉林大火:濃煙滾滾十小時
發(fā)生火災時,應急燈沒有亮,感應噴頭一滴水都沒有噴出來,多位商戶對于商廈的消防演習沒有任何印象。
本刊記者/劉子倩 (發(fā)自吉林市)
11月9日,星期二,全國消防日。
按照慣例,全國各地將舉行消防宣傳活動。在吉林市最為繁華的琿春街,成群結隊的商戶們卻站在吉林商業(yè)大廈外的雪地上,盯著警戒線內財產核查人員的一舉一動。
四天前,一場大火讓這座有20年歷史的百貨商廈變成廢墟,似乎沒有人比商戶們更能體會今年全國消防日的活動主題:全民關注消防。生命安全至上。
11月5日,吉林市商業(yè)大廈發(fā)生火災,造成19人死亡,24人受傷,家電、服裝、鞋帽、家具大多化為灰燼。
消防車遇阻
戴著安全帽的財產核查監(jiān)督工作組人員進入了張景全的鐘表店,40萬的貨品已灰飛煙滅,但張景全卻無心顧及,站在1.4公里外的吉林市政府門口,他不停地搓手,等待著“談判”的消息。
這已是災后的第二次“談判”。部分商戶來到吉林市信訪局要求政府出臺賠償措施,并盡快幫助商戶找到新的經(jīng)營場所?!百r償是其次的,首先要幫我們解決一個糊口的攤位。”張景全猛地嘬了一口煙。
五個談判代表還未出來,可他心里清楚,政府不會全額賠償,還是要靠自救。
四天來,他度日如年。盡管孩子已成家,但年近半百的他還要照顧80多歲的母親和50多歲的智障哥哥。他琢磨著,至少政府會解決商戶們眼下的困難。
四天前的經(jīng)歷夢魘般縈繞著張景全。11月5日,9點,商業(yè)大廈一如往常開門迎客。這座1990年開業(yè)的商廈是吉林市最大的綜合性商場,總建筑面積4.2萬平方米,從業(yè)人員近2000人,固定資產超億元,月客流量超萬人次,商戶們清楚,在這里做生意起碼不會虧本。
商業(yè)大廈共5層,頂層是舞蹈學校和健身館,四樓是面積過萬平米的富安居家具城,二、三層則是商業(yè)大廈最大的承租方大富豪鞋城,一樓是日雜百貨,張景全三米長的鐘表柜臺便擺在其中。
9點10分,張景全打開了自己店鋪,還沒收拾利落,就聽見有人喊著火了。張景全走出柜臺看到天棚上起了火,燒開了一個小洞,他轉身抄起滅火器沖著火苗就是一陣猛噴,但煙越來越大,周圍的商戶跳出店面,三步并兩步地涌向東面和北面的兩個大門。
僅僅幾分鐘,濃煙壓了下來,灌滿了一樓所有的店鋪,張景全感到呼吸困難,無法睜眼,只是憑著方位感逃了出來。
在樓外的人驚恐地望著裹著大衣、“像頭灰驢”的張景全,此時他意識到自己是一樓最后出來的人,而樓內外均已濃煙滾滾。
2004年,商業(yè)大廈曾進行過一次裝修,為了美觀鑲上了鋁塑板和玻璃,把整個樓包裹了起來?;蛟S是包裹得太嚴絲合縫,大量濃煙只能從一樓商鋪和五樓樓頂向外涌出。
起火十多分鐘后,消防車趕到現(xiàn)場,卻被難住了。
商廈北側是吉林著名的商業(yè)街河南街,是一條步行街。為了防止機動車進入,每個路口均有兩個用鋼筋串在一起的上百斤的石礅“把守”,商廈西側的石墩甚至用水泥筑在地上,無法搬動。
一位目擊者告訴《中國新聞周刊》,光清理這對石墩就用了近二十分鐘,消防車才得以進入。
煙越來越大,奇怪的是,見不到明火。
消防人員利用云梯打碎玻璃,尋找受困群眾,但堅硬的鋁塑板再次成為營救的障礙。
消防隊員無法進入大廈,起火具體位置難以確定,大廈外墻的鋁塑板增大了救援的困難,以致不得不急調兩輛鉤機對大廈外墻體進行破拆。
與此同時,消防隊員在空地處支起救生氣墊,以防被困人員跳樓。一名值勤武警告訴《中國新聞周刊》記者,當天有三人未跳到救生氣墊上,最終不治身亡。
截至11時30分,吉林市共有69輛消防車、360名消防官兵投入到此次滅火救援工作中,火災現(xiàn)場救出受困群眾91人?!耙粋€被救下來的婦女嘴周圍全都被熏黑了。”上述目擊者稱。
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回憶,中午過后,滿城飛煙,消防警笛聲更為密集,此起彼伏,“一輛消防車就拉了二十多趟水”。
管理之亂
盡管此次事故調查結果還未公布,但吉林市副市長崔振吉在火災通報會上坦承,此次重大火災存在著安全隱患和管理問題,個別人存在僥幸心理。
得知商業(yè)大廈失火的消息,李麗(化名)并未驚訝。她曾經(jīng)是商業(yè)大廈內一個普通商戶,最終憤然離開。
吉林市商業(yè)大廈始建于1987年,隸屬于吉林市城市綜合開發(fā)公司,于1990年3月15日試營業(yè),1992年改制為民營企業(yè),1993年開始擴建二期工程。
在此之前,吉林市還沒有規(guī)模如此之大的綜合性商業(yè)批發(fā)市場,加之處在黃金地段,以致千商云集,業(yè)興貨暢,風光無限,并持續(xù)了十余年。
開業(yè)之初,商業(yè)大廈曾賣出一些鋪面,一間30平方米的商鋪,只要七萬多元即可擁有永久產權。有些業(yè)主購買商鋪后再轉租他人。人們習慣于把擁有產權的業(yè)主稱為“產權戶”。但大部分商戶是直接承租于商業(yè)大廈管理者。
進入2000年,新興商業(yè)批發(fā)市場出現(xiàn),商戶分流明顯。大約在2002年,商業(yè)大廈打出廣告,稱統(tǒng)一管理,條件優(yōu)惠,以此吸引商戶??吹綇V告的李麗租了一個小柜臺賣褲子,還拉上了自己的姐姐和侄子。
但好景不長,李麗發(fā)現(xiàn),引進大品牌、集中管理、統(tǒng)一收銀都沒有兌現(xiàn)。廣告中宣稱:從一樓到三樓分男裝區(qū)、女裝區(qū)、鞋帽區(qū)?!澳切┊a權戶鋪面是自己的,想賣什么就賣什么,誰聽商業(yè)大廈的?!崩铥惡蜕虘魝冮_始向大廈施壓要求退款。
這一時期,商業(yè)大廈經(jīng)常停電,商戶的營業(yè)時間減少,但租金照收不誤,以致幾十名商戶來到吉林城市綜合開發(fā)公司將總經(jīng)理圍堵在車上,要其退還抵押金。
此事最終不了了之,這些要求退款的商戶陸續(xù)找到下家,再次轉租,以此脫身。商業(yè)大廈的租賃關系隨之變得更復雜。
之后,商業(yè)大廈的生意每況愈下,一些產權戶甚至不收租金,只要求租賃者每月墊付管理費即可。
2004年,商業(yè)大廈再次重新裝修。張景全正是這時租了一塊柜臺,賣起了鐘表,生意差強人意。商業(yè)大廈還曾引進諾馬特超市,最后也不歡而散。
轉機出現(xiàn)在2009年。在吉林市政府鼓勵與支持下,由大富豪鞋業(yè)牽頭,對商業(yè)大廈進行了又一次的徹底改造,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,總營業(yè)面積 12000平方米。店內共設600多個專柜,引進2400多個鞋業(yè)品牌,并于2009年5月正式開業(yè)。據(jù)稱,其規(guī)模之大在全國鞋界零售業(yè)首屈一指。
然而,此項目再次波及產權戶的利益。商業(yè)大廈強行將產權戶的鋪面出租給大富豪。為此,組織起來的產權戶打出“我們要生存,我們要吃飯”的標語將商廈大門堵住??棺h無果而終?!吧虡I(yè)大廈的行為和強行拆遷是一個道理。”一位商戶說。
一位1995年入駐的商戶告訴《中國新聞周刊》,商廈開支困難時,曾向商廈內的租賃大戶們借錢,最終還不上,就直接把鋪面折給商戶。
讓這位商戶氣憤的是,發(fā)生火災時,應急燈沒有亮,感應噴頭一滴水都沒噴出來。多位商戶告訴記者,他們對于商廈的消防演習沒有任何印象。
除此之外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商廈西側一樓至五樓的30多扇窗子也在內部用紅磚砌死,一樓的窗子更是已用水泥徹底封嚴。
自1990年開業(yè)即在此營業(yè)的一位商戶說,商廈每年冬春都要停電一天檢查線路,但今年半個月前就有人反映過這個問題,卻始終沒有檢修?!拔以谶@里干了20年,沒休息過一天,這下倒是放長假了。”他苦笑著說。
11月5日21時53分,燃燒近13個小時后,大火終于被撲滅,隨之逝去的還有19個無辜的生命。
生者仍要為生存奔波。張景全們得到了信訪部門的答復,信訪部門說,賠償尚無時間表,現(xiàn)在主要工作是遇難者的善后,安置問題正在積極協(xié)調?!罢f心里話,我們是想自救,不是全依賴政府,只是希望政府解決部分困難。”張景全低著頭說。
如今,商業(yè)大廈已是滿目瘡痍,人們開始討論著這塊黃金地段的未來?,F(xiàn)在來看,商業(yè)大廈的命運或許會與當年的中百大廈相同,就地復建,浴火重生.
[當寧消防網(wǎng)-消防產品之家。當寧消防網(wǎng)為您提供各消防器材的消防產品手冊、說明書、檢測報告、圖片視頻等資料,還有各種消防設備的評測、資訊、報價等]